中国煤炭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头版新闻 通知公告 学会动态 行业信息

学术会议

2025年9月23日至26日,由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2025全国煤矿充填开采大会在福建厦门顺利召开。中国煤炭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刘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煤炭学会秘书长王蕾主持。来自全国煤炭生产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装备制造企业等500余位代表齐聚鹭岛,围绕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前沿理论、工程实践与绿色转型展开深入交流。刘峰在致辞中回顾了我国煤矿充填开采从干式充填到智能化高效充填的数十年发展历程,指出充填开采技术已在提升资源回收率、控制地表沉降、消纳固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矿山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他强调,当前充填开采技术虽已具备推广条件,但应用比例仍偏低,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面对“十四五”攻坚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全行业应进一步凝聚共识,以更高站位拓展充填开采的“广度”,坚持创新驱动抢占绿色开采“智高点”,加强政策协同打造绿色矿山“生态圈”,推动充填开采从“示范盆景”走向“全域风景”,成为煤炭工业绿色转型的“主引擎”。会议邀请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谢和平,大会主席、中国煤炭学会副监事长、河北工程大学教授刘建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王家臣作大会特邀报告,二十余位来自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围绕充填开采政策法规、系统规划、岩层控制、智能装备、固废利用等议题进行主旨报告。与会专家不仅分享了充填开采领域的先进理论、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还就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参会代表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参考和思路启发。为进一步推广先进技术成果,充分发挥先进技术装备与优秀实践案例在煤矿充填开采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充填开采技术与实践交流,大会颁发了全国煤矿充填开采先进技术与实践案例集入选证书,同期举办的煤矿充填开采先进技术装备展览,集中展示了智能充填装备、高性能充填材料、监测系统等最新产品与解决方案,通过现场演示与技术交流,为参会代表搭建了直观、高效的互动平台,促进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本次大会是中国煤炭学会在充填开采领域打造的品牌会议。大会聚焦绿色智能充填开采,旨在推动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对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提供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也进一步凝聚了行业共识,展现了我国在煤矿充填开采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和绿色发展决心,为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行业智慧与力量。

学术动态
科教动态

9月15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及绿色低碳发展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主旨报告环节,国家能源集团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卓越工程师孟淑英以“煤矿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环保监测技术与实践”为题,介绍国家能源集团在煤矿生态监测体系构建、应用实践和科技攻关等方面情况,分享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业务化监测机制与技术评价体系,通过融合AI大模型开展多场景、多要素的监测实践,相关技术对推进监测能力提升与数智化升级,助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方杰作“露天矿区水资源保护利用关键技术与途径”报告,分享露天矿区开发地下水影响机理、控制方法与技术,介绍以排土场生态含水层再造、帷幕截流和“四水”资源立体存储为代表的水资源立体保护关键技术与途径,通过开展以精准灌溉为导向的矿坑水利用技术研究,推动了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准能集团生态环境保护部副主任王瑜以“绿色发展赋新能,打造煤海塞罕坝”为题,系统介绍了准能集团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探索及成就,分享矿区水土流失控制技术和生态重构技术体系,在此技术基础上着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为全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出典型示范。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新方法和煤炭绿色开发、矿区绿色发展等前沿问题,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见解。其中,准能集团科信部主任张建华提出要深入挖掘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结合国家项目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修复模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崔明认为应该推进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之间的数据验证,增强数据共享,并开展煤矿区全生命周期监测和碳汇监测工作。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徐智敏强调地下水资源对生态修复非常重要,后续研究应加强对地下水影响范围的监测研究。大家一致认为,煤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及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必行之路,亟需确立系统方案与实施路径。应通过生态修复与低碳技术融合应用,提升矿区生态环境系统。低成本、易实施、好推广的生态修复和低碳发展技术是实现突破的关键抓手,需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联动,为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基础。会后,专家们赴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实地考察,参观实验厂房和煤矿地下水库技术展厅。

视频专区
党史学习

国际交流

  埃及时间11月15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中国角“全球能源危机下煤炭转型可再生能源”主题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线上出席会议并致辞。  刘峰指出,中国的气候政策在党的二十大当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二十大对中国未来推进气候行动和全球治理也作出了明确的部署。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对整个世界的能源体系架构、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峰表示,近十年来,作为传统能源的煤炭,始终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煤炭行业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成功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攻关任务,不断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同时重视人才培养引进,以人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刘峰强调,未来中国煤炭行业将继续聚焦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秉持开放合作,发挥政策引导、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促进煤炭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煤炭与多能源耦合发展,提升煤炭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煤炭行业从业人员获得感、幸福感,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煤炭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中国煤炭学会将继续专注于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搭建综合交叉交流平台,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构建开放共享的产学研融合服务平台,从而为中国煤炭从业人员更加幸福的工作与生活、为中国煤炭行业转型发展、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充足的政策建言、技术保障、人才支撑等。  会议围绕化石燃料与可再生能源平衡发展技术端、市场端、政策端的相关话题以及典型经验与案例展开交流与分享。  本次边会由能源基金会主办,来自慈善机构、政府、行业协会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
省级学会 省级学会
科技奖励 科技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