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头版新闻 通知公告 学会动态 行业信息

学术会议

11月11日,由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全国煤矿科学采矿新理论与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徐州召开。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于斌教授,专委会挂靠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张吉雄教授,开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长友教授,开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希奎研究员,承办单位徐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清华等参加会议,开幕式由开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万志军教授主持。开幕式上,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于斌教授代表学会讲话,他简要传达了中国煤炭学会2023年工作会议暨常务理事会等学会重要会议的有关精神,他强调,中国煤炭学会将于11月24-2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煤炭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欢迎广大煤炭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会交流,最后,他指出,长期以来,开采专委会团结广大煤炭科技工作者,面向煤炭科技发展主战场,组织开展有关煤炭资源开发的学术活动,探讨煤炭开采中的重大科技难题,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学会领导和广大煤炭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认可,希望开采专业委员会继续组织开展高质量的煤矿科学采矿新理论与新技术学术研讨会,为推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专委会挂靠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张吉雄教授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本次会议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参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和学科基本情况,充分肯定开采专业委员会在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紧密结合煤炭生产实际和科技发展前沿,为全国煤炭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构筑良好平台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同时希望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对推动煤炭绿色开采和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徐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清华在致辞中向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徐矿集团的基本情况,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徐矿集团转型发展的领导和专家表示了感谢,并真诚欢迎大家多到徐矿调研指导,深度开展科研合作,为徐矿高质量绿色转型、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开采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刘长友教授代表开采专业委员会作了年度工作报告。他指出,一年来,在中国煤炭学会领导和挂靠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支持下,开采专业委员会认真落实学会部署的各项工作,精心筹备年度学术研讨会,举荐的多名优秀青年人才入选中国煤炭学会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推荐人选等,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领导和广大煤炭科技工作者的认可。他表示,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专委会将组织委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国煤炭学会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专委会的换届工作,筹备好2024年学术年会,积极举荐优秀人才,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煤炭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的召开,努力为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会议学术报告环节,重庆大学于斌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张吉雄教授,徐矿集团副总工程师刘思佳研究员,太原理工大学梁卫国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孙亚军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赵毅鑫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尹升华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大空间采场岩层控制理论构建及涵义”、“煤炭资源采选充+X绿色开采方法与实践”、“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智能化研究与应用”、“原位改性采矿理论与技术”、“西部侏罗系富煤区含水介质特征与水害问题”、“煤矿冲击地压灾变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进展”、“全尾砂废石胶结充填系统建设应用技术研究”的特邀报告。黄庆享教授、赵景礼教授、王志海高工、李桂臣教授、霍丙杰教授、范钢伟教授、王方田教授、张锦旺副教授、严红副教授、付翔副教授、鞠金峰副研究员、程健维副教授、张权副教授、徐培耘博士、岳炜博士等来自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西安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冀凯集团等单位17位专家、学者做了主题报告。李树刚教授、翟新献教授、黄庆享教授、臧传伟教授、范志忠研究员、霍丙杰教授、李勇教授分别主持了阶段学术报告。期间,召开了开采专业委员会2023年委员会议,专委会主任刘长友教授介绍了专委会近年来的工作,到会的委员就专委会工作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举办了《煤炭科技》期刊建设研讨会,期刊负责人介绍了期刊情况,参会的专家学者就期刊发展和建设进行了热烈、深入的研讨。闭幕式上,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矿业大学吴锋锋副教授做了会议总结。此次会议由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主办,徐矿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国家能源深井安全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煤炭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煤炭科技》编辑部、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矿山地震监测工程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智能化开采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 文字:吴锋锋图片:苏春生审核:万志军

学术动态
科教动态

2023年9月21-23日,全国开采沉陷防治与矿区生态修复学术会议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主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80多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滕永海研究员主持,副主任委员戴华阳教授致开幕词,国际矿山测量协会黄乐亭主席讲话,主任委员李凤明研究员进行了会议总结。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华兴研究员、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滕永海研究员、郭广礼教授、戴华阳教授分别主持了不同时段的学术活动。专业委员会支撑单位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李岿然总经理到会指导并表示祝贺。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0多篇,有13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张华兴研究员(地表移动等价计算方法)、刘善军教授(矿区遥感关键技术与研究进展)、戴华阳教授(村庄下厚煤层协调全采方法与应用)、滕永海研究员(矿区生态修复与绿色开采技术及应用)、杨泽发教授(无人机彩色点云加权配准方法及其在煤矿地表三维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等的精彩报告得到了高度评价。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会议学术氛围浓厚,交流面广,学术水平较高,达到了预期目的。会议期间,还组织代表赴宣城泾县参观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全体代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重温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瞻仰了无名烈士墓,深刻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全体代表决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发扬新四军精神,立足岗位,不断开创煤炭科技事业新篇章。本次大会成果丰硕,取得圆满成功。

视频专区
党史学习

国际交流

  埃及时间11月15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中国角“全球能源危机下煤炭转型可再生能源”主题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线上出席会议并致辞。  刘峰指出,中国的气候政策在党的二十大当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二十大对中国未来推进气候行动和全球治理也作出了明确的部署。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对整个世界的能源体系架构、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峰表示,近十年来,作为传统能源的煤炭,始终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煤炭行业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成功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攻关任务,不断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同时重视人才培养引进,以人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刘峰强调,未来中国煤炭行业将继续聚焦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秉持开放合作,发挥政策引导、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促进煤炭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煤炭与多能源耦合发展,提升煤炭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煤炭行业从业人员获得感、幸福感,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煤炭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中国煤炭学会将继续专注于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搭建综合交叉交流平台,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构建开放共享的产学研融合服务平台,从而为中国煤炭从业人员更加幸福的工作与生活、为中国煤炭行业转型发展、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充足的政策建言、技术保障、人才支撑等。  会议围绕化石燃料与可再生能源平衡发展技术端、市场端、政策端的相关话题以及典型经验与案例展开交流与分享。  本次边会由能源基金会主办,来自慈善机构、政府、行业协会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
省级学会 省级学会
科技奖励 科技奖励